还有三四天就要来立秋了,酷暑总算快要结束了,秋天凉爽的天气即将来临,今年立秋是阳历8月8号,凌晨3点12分立秋。
在以前农村都是以农业为主,农民是以农历和二十四节气来合理安排农业,农事生产。以前农业技术不发达,浇灌不方便,大都是靠天收成,农作物收成不能保证,而且时常遇到自然灾害,为了预测灾害的发生,为了保证作物能够丰收,为了合理安排农事,由于农村人识字不多,农民就在在历年日常的劳动生活中积累了很多经验,认识到了大自然运行的规律,用很多简单易记的农谚俗语代代流传下来用以指导,预测未来的农业生产生活。
立秋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也是天气由热转凉的一个节气,秋天也是收获的季节,在顾戴路立秋这天还会举行各种盛大活动,以祈求上天风调雨顺,农业丰收,因此对于民间来说,立秋这个节气有着很重要的意义,通过立秋的早晚,立秋雨水的多少,立秋的时辰等来预测当年的收成状况。
立秋在阳历的日子都是固定的,在每年的阳历8月7号或者8月8号,而由于我国使用阳历和阴历两种历法,这两种历法相差一个月左右,历法的不同导致,立秋在农历的日子又早有晚,早的话在六月下旬立秋,晚的话又在七月中上旬立秋。
古时候的农民可能就通过观察阴历立秋的早晚,能看出当年的天气和收成状况,从而总结出了“六月立秋凉飕飕,七月立秋热死牛”,“六月立秋两头不收,七月立秋早晚都收”的谚语,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和气象条件各不相同,南北温差相差很大,因此流传下来的俗语也各不相同,有的放到一起看似非常矛盾。
“七月立秋,万物不收”,这句俗语对于北方来说如果在七月份立秋,就容易出现高温干旱,那么农作物收成就会非常差,主要是有的地方立秋之后,天气晴朗,连续高温,雨水比较少,导致作物干旱缺水,立秋时节恰逢谷物处于灌浆时,很容易因为缺水造成减产的情况。而有的年份农历七月立秋,会出现雨水偏多的情况,反复出现连绵的秋雨,温度下降,日照时间短,光合作用不足,甚至谷物霉变,也会出现减产的情况。立秋之后出现高温干旱或者连绵阴雨对于农民来说都是非常不利的情况。
对于现在来说,很多农谚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适用于所有地方,用来预测天气,收成也没有什么科学依据,现在农业生产技术和气象相对都比较发达,因为各种因素影响,现在的气象和以前相比变化也非常大,农谚只参考一下即可,没必要完全按照农谚来安排农事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