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知道音乐是怎么产生的,那我们首先得了解的是,音乐到底是什么。如果这个都讲不清楚,那说什么音符,说什么音高,什么宫商角徵羽,那都是扯谈。我就在这里清晰地给大家讲解一下,音乐的产生。
音乐是,声音有节奏规律的,频率规律变化并且组合的,有大小变化,以及速度变化的表现。
通过这个概念,我们就能了解到了,组成音乐的四个要素是:节奏,音高,动态,速度。
而这4个要素中,又以节奏为先,没有节奏,即便有后面三样,也不能称之为音乐。
那么要产生音乐,从物理上理解我们首先得产生声音,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而要让声音成为音乐,那就要让声音有节奏规律地变化或者发出。有了节奏,其实就已经算是音乐了。音乐的产生除了我们这样从物理以及概念上去理解,还有一个是历史上的理解,音乐在历史上是怎么产生的。
首先,重要的是,远古时代的人类有了发现规律的能力,并且,发现了声音有规律的表现,会让人产生情绪的波动。于是乎,就有了击杆为乐这样的行为,就是有时间规律地敲击木棍,或者碰撞物品而产生有节奏的声音。这就是最原始的音乐的产生。
然后,慢慢地人类不满足于敲击的颗粒声音,开始追求长音,在发现了弓弦震动时候能发出声音以后,便有了最早的拨弦乐器,但是音高却还没有定,只是借用这个声音来做出不同的节奏。
有了节奏的发现,就有了音乐的雏形,而现在还保留着这种雏形的,比较好的例子就是非洲鼓团的演奏,主要常听见的就是曼丁。曼丁的表现还没有全部使用我们现在音乐体系中的二分法。有一部分是原始的方式,在段落时间内完成固定数的击打数并且有机组合。具体更深入的我就没有研究了。但是至少能了解到节奏的方式是多样性的。
那么音乐节奏的发现,再结合了后来的二分法,有了音符时值,速度,还有动态的一些标准以后。就是音律的发现以及订立了。中国是按照宫商角徵羽来记录音高,而西方国家则形成了以400-450Hz之间作为A定音的标准的12平均律的体系,后面最终在1834年的斯图加特会议曾根据Scheibler的研究推荐把C264(A440)作为标准音。而12平均律在到达巴洛克时期,变得非常完善,非常有逻辑性。12音的订立,奠定了乐音时代的正式开始。逐渐有了我们现在所了解,听到的音乐。
总结:音乐是从节奏的发现为开始产生的,不是音高。音乐的四个要素以节奏为首,共同组成了音乐的表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