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中所说的南京大报恩寺琉璃塔在国外的知名度高于国内,在一定程度上只是琉璃塔被毁灭之后所出现的现象。实际上,作为中国古代的一座恢宏建筑奇观,大报恩寺琉璃塔曾经在海内也享有非常高的知名度。譬如写过初中课文《湖心亭看雪》的明代文学家张岱,在其散文集《陶庵梦忆》中,就将大报恩寺琉璃塔作为全书紧随描述明孝陵的《钟山》一文的第二篇文章,足见大报恩寺的地位之高和影响之大。而在明清两代,不少文人墨客在南京游玩和生活期间,都会游览作为“金陵四十八景”之一的大报恩寺琉璃塔,并留下诗句。甚至连康熙皇帝在南巡时,也特意登临琉璃塔并留下诗作。
随着明代中期欧洲进入大航海时代并与中国接触,部分曾经来到过南京的欧洲人也开始在各种游记中提及南京琉璃塔。但真正让琉璃塔风靡欧洲的,则始于1654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派出一使团出使中国时,随行画家约翰·尼霍夫在其游记中画下了被其称作瓷塔的琉璃塔的图画并进行了详细的描述。约翰·尼霍夫游记在欧洲出版之时,恰逢欧洲开始掀起一股持续上百年的“中国热”。在这场“中国热”中,中国的服饰、装饰品、图画乃至中国文化典籍都成为欧洲宫廷崇尚追求的事物。在这种风潮背景之下,南京报恩寺琉璃塔因其无与伦比的高度(高78.2米,是中国古代仅次于北魏洛阳永宁寺塔的第二高佛塔),以及极具中国特色的外形而很快得到猎奇的欧洲人的青睐,进而成为中国的象征。此后,大报恩寺琉璃塔的痕迹,便以“南京瓷塔”或“中国瓷塔”的名声在欧洲的图画和文字作品开始不断显现,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甚至也于1839年在其童话《天国花园》中留下了“我(东风)刚从中国来———我在瓷塔周围跳了一阵舞,把所有的钟都弄得叮当叮当地响起来!”这样一段有关琉璃塔的文字。除了这些文艺作品外,欧洲各国王室也纷纷按照琉璃塔的样式建造中国式佛塔。直到今天,英国伦敦的皇家植物园内,还有一座建于1762年、仿照琉璃塔外形建造的邱园宝塔。之后,大报恩寺琉璃塔虽然于1856年在太平天国战乱中被毁,但琉璃塔在欧洲的影响力并未磨灭。甚至在此之后的1875年,《大英百科全书》还收录了“南京瓷塔”这一词条。